好比眼下……
杨倵没告诉过韩成,他要亲征高句丽。
韩成又一次的反对杨倵,陈述道:“陛下亲征,势必兴师动众,于国家不利呀!归元二年,先皇光帝出兵讨伐南梁萧氏贼子,随后迁都。并讨伐北燕李氏贼子,前后调兵遣将上百万民夫力役等数百万众。承天元年,先皇光帝东巡泰山。帝国攻打羌人吐蕃突厥三大敌,动用人数更甚归元二年!这……这……今年若是继续下去。连续三载,天下百姓必以陛下穷兵黩武,怨声载道啊!况且,杀鸡焉用牛刀,陛下何不遣一员上将,领三五万精兵悍将,一个人口不过四百万兵马不足十余万的弹丸小国,还不挥手即破?”
韩成说的话不错。一点错没有,可他是站在开疆拓土的角度看的。
反观吴凡与杨倵的计划,高句丽之战,一次消耗世家士族军权的送死之旅。
南辕北辙的角度。
从一开始,韩成就搞错了。
杨倵合在龙袍中的双手,紧紧的抓在一起,他想到了世家士族可能反对想到了新士族会反对想到了勋贵派系会反对……想到了所有人,偏偏没想到韩成。
韩成选择站到杨倵的对立面,杨倵选择不再拿韩成做倚重的肱骨。
吴凡适时的走出武将序列,幽幽道:“臣。骠骑大将军冠军侯,支持陛下亲征高句丽!缘由有三!一来,扬我国威。二来。打出气势,震慑周边反复无常的蛮夷戎狄,彻底杜绝此类发生。三来嘛!自高祖皇帝起,帝国历经宁帝文帝武帝孝帝义帝睿帝中帝顺帝光帝,哪一位皇帝没有亲自上阵杀敌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大隋有这个优良传统。”
吴凡在身后摆摆手指,小动作频频。
吴凡身后是谁?正是想与之结盟想征战沙场的卫骑大将军韩擒虎啊!
韩擒虎心领神会,一步迈出。大声道:“臣,卫骑大将军英武侯韩子通。请战高句丽!臣以为,武将的荣耀。不过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臣还没到垂垂老朽,捉不住刀的岁月!恳求陛下,哪怕牵马执鞭,也要带上臣!”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