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王爷是个识大体的人,又是皇上的老师,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王振肯定不会向毛贵透露与李云天之间的协议,于是不动声色地回答。
毛贵在王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好像丝毫也不担心李云天给薛瑄翻案,心中顿时反应了过来,看来一切都在王振的掌控中,故而随后躬身退下,免得打扰到了王振翻阅奏章。
“王爷,朝鲜国的暗探来报,朝鲜国粮食不足发生了饥荒,不少朝鲜国的百姓向北进入我大明的地界。”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正在都察院里处理手头公务的时候,云娜进来沉声禀告,“辽东布政使司和辽东都司关于灾民的奏章这几日恐怕就会到京城。”
“朝廷去年已经给了他们一批粮食,没想到还没有撑到秋收就又没了。”李云天闻言眉头顿时皱了皱,看来朝鲜国内的局势比他先前想象的还要严重。
“王爷,朝鲜国求援的使者肯定又快到了,您什么时候审结薛大人的案子”云娜也没有想到朝鲜国的局势如此不堪,于是沉声问道。
李云天在审完了贺氏杀夫案后就可以审理薛瑄受贿的案子,不过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故意把时间往后拖。
在李云天看来,贺氏杀夫案与薛瑄受贿案的性质完全不同,贺氏杀夫案充其量只是民间的一起刑事案件,可薛瑄受贿案不仅涉及到大明大理寺左少卿,而且还与内廷、文官衙门的争斗有关。
所以,李云天认为应该慎重对待被朝堂上文武百官所关注的薛瑄案,不能仓促审理,怎么也需要时间去查验案子中的各项罪证,这样才能使得事情显得合情合理。
“再等等,时机未到。”李云天低头看向了手里的公文,这些天他一直躲在都察院里处理手头上讲武堂和都察院的公文,让外界以为他在忙薛瑄的案子。
至于陪审的王振和金濂等人也各回自己的衙门等待消息,如果李云天派去寻找证据的人有了新发现的话会通知他们前去议事。
为了避免人们的怀疑,李云天派了差役去查薛瑄受贿一事,虽然他知道这是徒劳的但总要做做样子给外面的人看。
“王爷,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云娜闻言迟疑了一下,开口向李云天说道,“属下近来听见京城有一些传闻,说正统帝故意偏袒薛大人,王爷与薛大人是同科,理应回避此案才对。”
“哦”李云天闻言顿时抬起了头,面露惊讶的神色,没想到市面上还有这样的传言。
“是到是谁散播出来吗”随后,李云天不动声色地问道,他可不认为这些传言是空穴来风,背后肯定有人在推动此事,而且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对方很谨慎,现在什么都没查出来。”云娜摇了摇头,有些狐疑地望着李云天,“王爷,此事是薛大人的仇家所为吗”
薛瑄在都察院和大理寺任职多年,期间不少贪官污吏栽在了他的手上,故而很多人心中都疼恨他,想要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