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正如蹇义所猜测的那样,八方货栈的那批火绳枪是宣德帝用谕令从城外骁武军大营的火绳枪工坊里调出来的,时间就在八方货栈火绳枪一案发生的几天前。
宣德帝虽然能够悄无声息地把那批火绳枪从城外骁武军大营火绳枪工坊里调出来,但却无法阻止讲武堂的例行查账,这里面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根本无法在不惊动李云天的前提下实行。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并不清楚火绳枪生产的流程,根本不知道火绳枪的部件是在外地生产的,城外骁武军大营的火绳枪工坊只不过是负责组装而已,还以为火绳枪就是在那里制造。
因此,策划了八方货栈火绳枪一案的阿仇和方良并不知道火绳枪制造的隐情,故而也就不会考虑如何应对那些制造部件的外地工坊。
况且就算两人清楚火绳枪的制造流程,那么也对那些外地的工坊无能为力,李云天给讲武堂制定的那些严格的规章杜绝了他们想要瞒天过海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用宣德帝的谕令从城外骁武军大营的火绳枪工坊里调出那批火绳枪的人是武平侯梁少杰,梁少杰是骁武军排行第三的高级将领,在骁武军的地位仅次于李云天和骁国公王简,由他调用那批火绳枪不会引起工坊主事的怀疑。
蹇义的这道奏章是在劝慰宣德帝放李云天一条生路,因为李云天即便是在生死关头还是维护宣德帝的权威。
如果李云天提出查验外地那几个与火绳枪制造有关工坊的账目,那么届时将会发生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那就是锦衣卫从城外骁武军大营里的火绳枪工坊里查抄出来的账目与那几个外地工坊的账目对不上,这将成为大明的一大闹剧。
而且蹇义可以肯定,宣德帝很难对纳西外地工坊的账目作假,因为讲武堂和骁武军一定会拼死保护那些可以证明李云天清白的账目,搞不好还会爆发武力冲突,那样一来后果不堪设想。
李云天很显然清楚这一,因此他才没有在京畿都督府的大堂上提出到那几个火绳枪部件制造的工坊查账的要求,而是摆出了一副逆来顺受的架势,准备承担那些火绳枪被盗的责任。
倘若连蹇义都能猜到能从戒备森严、规章严格的城外骁武军大营里的火绳枪工坊里调出火绳枪的人是宣德帝,那么李云天自然也能想到,故而这就解释了为何他在京畿都督府大堂上并没有质疑那些火绳枪如何从工坊里留出来而是径直承担罪责。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