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直至明朝中期以前,日本国内朝野仍对大明以上国之礼相待,大明的朝贡贸易史称勘合贸易。
所谓的勘合指的是大明发给海外诸国的朝贡凭证,一式两份,一半为勘合,一半为底簿,是朝贡贸易的许可证。
其中,大明颁赐给日本的勘合百道,系由日字号勘合100道和本字号勘合100道,以及日字号勘合底簿册和本字号勘合底簿册组成。
日字号勘合100道、日字号与本字号勘合底簿各一册存于明朝礼部;本字号底簿一册置于福建布政司,而本字号勘合100道、日字号勘合底簿一册则送至日本。
按照规定,由日本刀大明朝贡的船只每船需带勘合一道,与福建布政司存放的底簿核对无误后,始护送至京,再与置于礼部的底簿核对。
而由明朝派往日本的船只,亦需带礼部的日字号勘合与日本的日字号底簿核对无误后,才准予入口贸易。
每逢大明朝廷改元时,即将新勘合和底簿送到日本,把未用完的旧勘合和底簿收回。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终明一世大明一共颁赐给日本的勘合有永乐、宣德、景泰、成化、弘治、正德6种。
只有凭借这个凭证才有资格向大明朝贡,否则只能落下被驱逐的命运,彰显了大明恩服四方的威望。
这种朝贡贸易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却有着极其繁琐复杂的规章制度,有一整套完善的流程要走。
而且,为了显示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的恩典和魄力,明廷往往高于市价十倍乃至数十倍的价格收购贡使带来的“贡品”,因此吸引了大量海外人士争相来大明朝贡,进而有了“万国来朝”的盛况。
由于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利益,因此导致大量假朝贡队伍浑水摸鱼,这个时候就需要来查验队伍的勘合。
永乐年间以来,随着日本各地守护大明的崛起,室町幕府将军所掌控的地盘已经只限于京畿附近,不仅那些势力强大的守护大名,就是那些有实力的中等守护大名也不再听从将军的指挥。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