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两淮盐道贪墨案其余涉案人员的刑罚,宣德帝大笔一挥,依照李云天的上报执行,其中斩首两百多人,其余人悉数被流配交趾。
值得一提的是,盐商总会超过半数的执事被判了斩首之行,这并不是李云天食言,而是那些人除了两淮盐道贪墨案外还涉及到了其他的人命官司,被苦主告发,核实后并罪处理,最终丢了性命。
其实,在被斩首的两百多人中,真正因为两淮盐道贪墨案被处死的人寥寥无几,李云天对那些涉案者都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可惜自作孽不可活,两淮盐道贪墨案发生后,那些受到两淮盐道官吏和盐商总会盐商欺凌的百姓纷纷上告鸣冤,导致不少人因此被砍了脑袋。
尤为令满朝文武震惊的是,李云天在两淮盐道贪墨案中追缴的财物合计一亿五千万两白银,而且昨天运抵户部仓库的财物折合白银近一亿两,使得大明捉襟见肘的财政立刻得以扭转。
另外,那些被查封的宅院、店铺和田地等产业的价值并没有计算在内,李云天将其列在表单上一并上交给了户部。
事后有人戏称,李云天通过两淮盐道贪墨案将半个江南的财富都搬到了京城,使得大明国库的资金前所未有的充裕起来。
处置完两淮盐道贪墨案的涉案人员后,宣德帝下诏,对此案的有功人员进行了封赏,其中李云天的封赏无疑最为丰厚。
宣德帝不仅赐给李云天五千两黄金,而且还把扬州城里被官府查封的陈光宗的宅院赏赐给了他,外加扬州城外良田五千亩。
与此同时,李云天在都察院的官职也由左佥都御史正式升为右副都御史,一跃成为了大明朝廷最年轻的堂官,并被任命为了左春坊大学士。
太子东宫古称为春坊,有左、右春坊两个衙门统领东宫众务,至大明时左、右春坊已经没有附属机构,但依然有着官职,成为了翰林院翰林升迁之所,其最高官职即为左、右春坊大学士。
左、右春坊大学士又被人称之为“内阁学士”,是升为“内阁大学士”的必经之职,大明内阁的阁老几乎都担任过这两个职务。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