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真腊和占城之间的恩怨纠葛,一旦黎利率军大举进攻占城,真腊很可能会落井下石,趁机攻打占城,与黎利将占城国的领土瓜分。
“真腊国王不会这样做,黎利是大明的叛匪,他要是协助黎利攻打占城那就是与大明为敌。”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向雷婷摇了摇头,他相信真腊国的国王和大臣分得清楚当前的形势,绝对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大哥担心的是多格萨酋长死守多海城,要是真的坚持一年半载的话,那么大哥可就无法将占城收入掌中了。”
随后,李云天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现在担心的是叛军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多海城,只要占城国国王还活着,那么他就没有借口把占城收归到大明的版图中。
毕竟占城国国王接受大明天子的册封,是大明的藩属国,大明如果强行将其吞并的话绝对会引发其他藩属国的不安,也与大明天朝上国的形象不符。
尤为重要的是,占城国是洪武皇帝明确表明的十五个不征之国,即便是永乐皇帝也受制于洪武皇帝的这条祖制,等安南国国王一脉死绝后才将安南并入大明的版图。
“不征之国”是明朝的宗藩制度和朝贡体系下的重要政策,大明立国后洪武皇帝对大明的对外政策定下了奉行和睦的基本外交原则,既是华夏传统的“怀柔远人”之道的延续,同时也是对蒙元统治者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否定。
洪武二年,即公元169年,洪武皇帝下令编纂了《皇明祖训》,宣布将十五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
这十五个国家依次是:朝鲜国、日本国、大琉球国、琉球国、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腊国、西洋国、瓜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
由于洪武皇帝的祖训,李云天想要拿下占城国并不容易,否则的话京城的那些文官们必将会群起攻之,弹劾他妄开战端、恃强凌弱以及大逆不道,公然违背洪武皇帝的祖训,这将给他带来很多麻烦。
故而,李云天只能等黎利的叛军杀了占城国国王后,他才能在击败黎利的叛军后顺理成章地接掌占城国,这也是他为何要将占城国国王想要出兵帮大明攻打交趾叛军的消息透露给黎利的原因。
“大哥,你不会是想对付占城国国王吧?”雷婷见李云天的眉关皱了起来,立刻意识到了他正在做重要的决策,于是试探性地问道,她知道占城国国王的生死在李云天的计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占,一定不能让占城国王逃到多海城!”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