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452章 军功体系

第452章 军功体系(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在李云天所制定的骁武军军功体系中,由于高级军官、中级军官与基层军官、士兵在战争中的职责不同,故而他又细分为中高级军官军功体系和基层军官、士兵军功体系两大类。

所谓的中高级军官,在平叛大军中指的是游击将军以上的武官,骁武军与之相对应的是团级以上武官。

而基层军官指的就是营级以下的武官。

李云天之所以这样做是经过慎重细致的考虑,中高级军官在战争中主要负责指挥作战,而基层军官和士兵主要是冲锋陷阵,故而双方评定军功的标准自然也就不同。

对于中高级军官,李云天将作战的军功分为两部分,首攻归指挥作战的军官,次功归牵制敌军和保障后勤的军官,以及负责情报工作的军官。

梁少杰和秦昆虽然没有参加落叶坡一战,但两人一个在三江城保障了明军的后勤运转,一个在安梁县城牵制了黎利,故而都分得了军功。

而且,在李云天所制定的中高级军官军功体系中,如果作战将领完成了李云天所布置的军事任务,那么即使战败或者丢失城池,李云天也会给其军功。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李云天作为统帅,着眼的是整个战局,而不是一城一战的得失,从全局来筹划他的战略方针。

如此一来,既增强了骁武军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也会使得各个将领安心于本身的职责。

对于基层军官和士兵的军功,李云天认定的标准主要有三,一是作战是否勇武;一是战绩的大;一是是否完成战略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中高级军官还是基层军官,李云天都实行各级主官负责制,即战斗的成败皆由各级主官负责,既立功受奖也承担罪责。

与骁武军的军功体系相对应的自然就是大明实行的“赏功体系”,永乐十二年,永乐帝参酌洪武、建文两朝的升赏旧例,确定了将士的两种赏功方式,自此以后明朝基本沿用这两种不同的标准来制订将士赏功的细则。

一种标准是从战争胜败的整体出发,以士兵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勇武来确定功绩,简称“战功制”。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