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泉州知府和泉州卫指挥使不敢怠慢,领着泉州城的官员们来港口恭迎李云天,顺便也是拉拉关系,不定李云天什么时候就能帮上他们的忙,再不济以后万一出事落到李云天的手里也好求情。
李云天被泉州知府和泉州卫指挥使等官员簇拥着前去泉州城后,换上一身大明服饰的山下元道与几名武官下了明定号,快步前去设在港口的泉州市舶司,武官中有穿着黑色制服的骁武军军官,也有穿着卫所军服的护航部队军官。
泉州市舶司的最高主官是提举,这是一个从五品的官职,由于品级不到上桌陪酒的资格,故而他并没有随着众人去泉州城,而是回了泉州市舶司衙门。
当泉州市舶司的刘提举得知山下元道等人是来办理两船货物的上岸登记时,整个人不由得傻在了那里,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大明什么时候允许明间进行海外贸易了?
后来刘提举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原来山下元道是倭国人,从南洋贸易回来时被琉球鸡笼山的海盗追杀,是李云天的船队救了他。
为了表示对李云天救命之恩的感谢,同时也避免返回倭国的途中对海盗惦记上,故而山下元道将他的两船货物低价卖给了讲武堂,所获得的盈利充当交趾平叛大军的军费。
刘提举在市舶司干了这么些年,还从没有遇见过这种事情,不过既然随着山下元道来的一名骁武军上尉拿出了盖着讲武堂大印的购货公文,上面还盖有李云天的定南将军印,他自然不敢违逆,一切按照官方的流程给那两船货物办理了入库手续,并且进行了清。
李云天和随行的骁武军在泉州人生地不熟,自然不可能自己去卖那些货物,同时也是为了避嫌。
因此,按照李云天的要求,泉州知府在所属的州县贴出了告示,准备七天后在泉州卫指挥使司衙门面向民间竞拍那两船货物,价高者得,竞拍过程由讲武堂、泉州知府衙门和泉州卫指挥使司衙门监督。
至于拍卖所得的款项,除了支付给山下元道的资金以及。的商业税外,在剩下的纯利润中,筹措了竞拍事宜的泉州知府衙门和泉州卫指挥使司衙门各得1,另外的8归讲武堂,当做此次平叛交趾的军费。
李云天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深谙为官之道,自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吃独食,让大家雨露均沾才是为官的王道。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