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单于很值钱,非常值钱,值钱到两个主官矫诏调兵逮住单于之后,清算完矫诏的大罪,依旧可以给每个人赏赐一个列侯爵位。
自然当时黄忠的爵位毫无疑问,必须要进位乡侯,甚至不进位乡侯那就是看不起单于的价值,而看不起匈奴单于,那就是看不起汉室!
毕竟能成为对手,死敌,相互纠缠上百年的敌对势力,你说对方是狗屎,那你是什么!
这也是后面黄忠越发低调的原因,他的乡侯没有问题,但他有问题,最起码在其他人看来他夺取爵位的方式太过侥幸,可这种侥幸又不能说出来,因为不管用什么方式杀了单于都该如此赏赐。
这实际上就是政令和人心之间的纠葛,新人上位的太快,以至于老人已经有些不爽了。
可不管怎么不爽,这年头册封的每一个列侯拿出来,实际上将校都是认同的,不存在擢拔的因素,哪怕相对弱一些的,长长的功绩单摆在那里也是足以让人信服的存在。
做不到这个程度,汉室宁可不册封列侯。
这也是为什么元凤朝之后,袁氏、曹氏、孙氏三家能进位为列侯的人寥寥无几,说白了不就是要查功绩,要让所有没擢拔的人信服。
反过来讲,这么拔升上来的每一个列侯,都意味着一个庞大的利益圈,有着足够的实力和功绩支撑。
这些人愿意出国就有封地安排,哪怕现在晚了点,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偿,然后寻找合适的地方。
不愿意出国,想在国内养老送终,可以,两千石的地方实权官职,捏都给你能捏出来一个,而且地方你还可以选。
昌亭侯管亥不就是如此,两千石的东莱都尉,直管东莱造船厂、远洋渔业司、莱阳冶炼司三个大型国营企业。
这都是列侯在这个国家的实质性权益,哪怕没有拿到文书,可只要还是列侯,那么这个国家的很多权益都会向对方开放。
可以说列侯在汉帝国,就属于真正坐在代表国家的餐桌上,看陈曦做蛋糕,分蛋糕的那批人。
李条就是其中之一,看着不显山不漏水,但真正能排在李条前面的文武群臣不到五十个人,算上差不多和李条同列的,也就百人左右。
因为有指挥能力,李条看似很少独立领军,但本质上其实也是军团长,是赵云集团旗下的四个副将之一,而且是四个副将之中唯一的列侯,薛邵、张着、高翔都没有累进到列侯。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