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下观众的反应来看,坤班的《白蛇传》在南京首演无疑是大获成功。如今临川派的戏曲大火,就是因为临川派戏曲浪漫脱俗,给观众描绘了一个幻想中的世界,尤其是各种爱情戏,份外受人喜欢。
但临川派的剧本比起《白蛇传》还是飘了许多,毕竟中间隔着一两百年呢,作为清末被搬上舞台的成熟作品,《白蛇传》写爱情时所能套的模板比起汤显祖自然是多的多,更何况沈宜修自己也是个实力派剧作家,将人物描绘的入木三分。
之前薛素素所演的《白蛇传》在苏州虎丘大会大火不过证明了他们能在昆曲的窝子站住脚,而这次白蛇传北上南京大为成功,则表示着《白蛇传》和坤班终于闯入了北曲市场。
南京和苏州地方相隔不远,但是却是两种方言区。
南京作为大明的留都,南北文化交汇,流行的戏曲种类包括了北方的“杂剧”“北曲”,以及南方的“传奇”。而苏州是江南的文化中心,乃是“南传奇”的窝子。
几十年前在苏州的昆山大曲家魏良辅对当地的“南传奇”曲种“昆山腔”进行大规模改造,引入了花样声腔,造出“昆曲”。而后昆曲向南北传播,又分成南昆北昆。
南京也流行过一阵子昆曲,但是到现在还是北昆的市场,而坤班这次带着南昆的《白蛇传》杀回南京,对于中国戏曲史都是有影响的。
坤班于关厢外最初只打算演五日,因为观者如堵加上天公作美,演出先延到十天,接着又延到十五日,哪怕地主不断抬高场地租金,坤班都还有的赚。
演出实在太火,唱的薛素素都怕了,从原本的天天上场改成隔三天上场,嗓子实在受不了。
江南的报纸也对此有了反应,临川派和吴江派为《红梨记》与《东郭记》孰优孰劣争论的不可开交,但是对《白蛇传》却是一面倒的赞扬。
临川派认可《白蛇传》宣扬的爱情思想,夸赞其中的浪漫主义,认为法海是临川派剧本中常见的保守大家长形象,也将《白蛇传》当做是临川派的代表作品。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