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可。”陈文强见目的已经达到,立刻出言制止,面对张之洞不解的神情,沉声说道:“朝廷诸公是个什么样子。大人想必比我清楚。办外交最重机密,事机不密,则损己利人。况现在时机尚未成熟,彼在试探,此也在观察,先作铺垫,再水到渠成方是上策。若急吼吼地向上凑,岂不是要少得很多的好处也没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俗话说:上赶着不是买卖。”辜鸿铭颇有深意地看了陈文强一眼,说道:“沉住气,待价而沽,正是稳妥之道。至于这个铺垫,大人可适当表示一下,引着德美前来兜揽。”
“如何表示”张之洞虽然聪慧,但却如当时的国人一样,对这种国际事务的处理,以及对国际上纷繁复杂的关系缺乏了解。
见辜鸿铭把目光投向自己,陈文强赶忙说道:“抵美风潮接近尾声,大人可顺势而为,邀汉口美领事共商,在鄂省结束抵美。然后,或可与其洽商,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可否拔付两湖一些,以落实其庚款助学计划;或者”
抵美风潮的影响,使罗斯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的庚子赔款一千余万两,从一九零九年开始实行“退款”。
“退赔款”也不是由美国退回,而是在原来每年应交的“赔款”中扣除。也就是说这笔款项每年仍必须由中国政府从各项捐税摊派中征收,交给美国花旗银行后,不受中国政府支配,而是另立“助学基金”,并由美国政府监督使用。
而庚款兴学计划除规定了派遣留美生的办法外,还有诸如兴建学校的计划,其中附设的京师肄业馆一所,是专为留学美国的中国青年所建立的预备学校,也就是日后的清华大学。
而抵美运动持续至今,除了广州热情依旧外,其他各埠都有疲惫松懈之感,陈文强和他的联合集团也觉得达到了目的,所占资金急待松绑。但只要没有公开表示,便不意味着结束。而陈文强一直策划着如何借收手再捞一笔,借款修路无疑是一个选择。
张之洞对如何与洋人打交道并不纯熟,听得有理,便把目光转向辜鸿铭。
“此等事情颇为耗时,便交由卑职与陈大人去办,还请总督大人允准。”辜鸿铭心领神会,上前请缨。
“嗯”张之洞点了点头,说道:“你二人精通洋务,去办此事,本部堂放心。”
粤汉铁路事关重大,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十分复杂。虽然得到了张之洞所承诺的全力支持,但陈文强依然要先行运作一番,资金人才铁路沿途的地方关系等等,都要先行筹措招募疏通。
而且,陈文强是立宪派的新生代表,如果可能,他还不想顶在前头,因为修路而得罪三省的立宪派官绅。如果非要冲锋在前,那他也要与张謇等立宪派首领先行沟通,达成谅解。
至于说到借外债。今人可能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那就是诸列强都在谋求资本输出,一闻借款,可谓是争相兜揽,哪象后世招商引资之困难。而张之洞肯答应陈文强的条件,也实在是困扰难解。急于把这烫手山芋扔出。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