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强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也不是我不讲江湖义气,而是郑鸿名太把自己当回事了。钱,枪,我都有,可却不能往这个窟窿里扔。你们看看——”说着,陈文强从旁边的冯义手中拿过一个皮箱,放在桌子上打开,里面是两套样式新颖的军装,军衔、标识俱全。
“这是将军的制服,本来我是预备了一套给郑鸿名的。”陈文强指点着解释道:“可惜他实在不成器,难堪大任。你们二人能够深明大义,忠心追随,这让我很是欣慰。于是,我又订做了一套,将来送给你们,也是咱们建军之后的首批将军。”
将军!这个词用不着多有学识便能听懂,就连从评书中汲取了很多知识的徐春山和李家俊也知道这是很尊贵、很威风的官衔。特别是他们这种志在军伍,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粗豪汉子,将军这个字眼实在是有莫大的诱惑力。
顶盔贯甲?不,应该是威风凛凛,统率着装备齐整、纪律严明如岳家军的浩荡部队,攻城拔寨,横扫鞑虏,象乃祖一样成为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才对。
徐春山眼神热切,李家俊也目不转睛,都看着那将军的“官服”,脑子里却是想象、憧憬、期待……
“来,穿上试试。”陈文强笑着招呼道:“哪里不合适就找人改,可别到领印受封时才发现不合身,岂不丢了体面?”
善于抓住别人的心理,该威慑时威慑,该如沐春风时又让人觉得惬意舒服,这正是陈文强最擅长的手段。
郑鸿名桀骜难驯,陈文强敷衍拖延的同时,也在物色着能取代他的人选。郑培春与郑鸿名是族亲,显然不太合适。徐春山、李家俊既是琼州三点会的头目,又比较知情识趣,与陈文强走得更近,且言听计从,被陈文强选中,且逐渐得到信任,自然成了取代郑鸿名的最佳对象。
人靠衣装这句话是极有道理的。徐春山、李家俊本来就长得挺魁梧高大,穿上类似于德国二战时的军装,再加上马裤、皮靴,军衔闪亮耀眼,立时便显得十分威风,十分有派。
“这辫子该剪了。”徐春山戴上大盖帽,很是别扭,再看李家俊的样子,立时觉得不爽。
“暂时还得留着。”陈文强笑着安抚,又上前打量,用手整理,指出几点不太合身的地方,显得细心又周到。
“大哥——”李家俊咽了口唾沫,说道:“我们俩一定听您的话。认书识字,多读兵书战策,做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大将军,给您打天下,保您做皇帝。”
“对,就是这样。”徐春山觉得说晚了。赶忙附和。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