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谎言。
颍川距离雒阳不过三百余里。
快马两天,急行军甚至一天一夜即可赶到。
袁绍闻言,哈哈一笑,显得颇为豪爽:“幼慈兄此言差矣,你我两家交好,你的到来只会让这文会更加蓬荜生辉,又何来厚脸皮之说?快请入座,与我们共叙。”
说着袁绍作为东道主领着杨彪和荀旉一起步入了庭院,而身后的士人们也跟着这三个人步入了庭院。
一时间,庭院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待众人落座之后,袁绍敲响了示意文会开始的锣。
锣响三声,余音缭绕,庭院内的喧嚣渐渐平息,众人齐刷刷地看向了坐于上位的杨彪。
似乎都在等待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发话,没有他的开口,众人便都按兵不动,没有上台的打算。
不过说来也是,尚书的一部分正统今天就坐在席上,他们率先上台,岂不是班门弄斧?
所以杨彪见状无奈地笑了笑,于是起身缓缓开口道,“诸位贤达,今日文会,无分高低贵贱,只论才情与学识。望诸位能畅所欲言,各展所长,各抒己见......”
通篇下来,他没有提到有关于尚书的半个字。
就好似今天举办的文会是诗赋一般。
但其实是,他作为弘农杨氏不敢提也不能提。
虽然他这两日在家也时常翻看《古文尚书》,没有找到一丝破绽,甚至隐隐约约以为它就是古本。
但事实却改变不了他的立场。
即使这本书就是真的,这句话也不能从他弘农杨氏,欧阳尚书的传承者的口中说出。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