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哒~”
“突突突~突突突~~~”
“火力延伸,火力延伸!压上去,别让他们有机会退回去!”
“艹,扳手呢?给我扳手还有备用枪管,再打下去就要炸膛了!”
“咻~~~咻~”
“该死的,炮击,炮击,注意隐蔽!”
“轰~~~轰~”
“医护兵,医护兵,这里有伤员!”
“艹,火力不要停,别让他们撤回去!侧翼步兵的机枪注意转移,给我接通指挥部,必须要把对面那几门狗日的炮给干掉!”
“呼叫,呼叫,这里是九号堡垒。。。。。。”
看着这群送菜的货色一窝蜂似得涌了上没,没有散兵线也没有任何的战术布置,只知道为了似乎近在眼前的富贵玩命的往前涌。单位面积上相当可观的密度让整条防线上的机枪手直接笑的不见了后槽牙,原本应该打点射的轻重机枪全都清一色的扣着扳机/握把不松手,旁边的副射手(兼职弹药手)前后忙活的满头大汗,47发弹容量的弹盘和拼接起来的四百发帆布弹链被从一个个弹药箱或者携行具里取出来,又很快在每分钟数百发的理论射速中被飞速的消耗掉。遍地滚烫的黄铜弹壳中,圆鼻子的马克沁粗大的冷却套筒里的冷却水沸腾的咕咕作响,风冷的dpm轻机枪在几轮抽风一般的长点射后枪管很快就红的跟紫玉一样。由于诞生的年代较早(1928年),无论是dp1928还是后来改进的dpm都存在工艺落后(主要是零件采用铸造,自重大浪费严重)自重大弹盘易损坏等问题,但是最坑爹也是最饱受诟病的就是这款苏式轻机枪三段式的枪管设计,虽然结构简单皮实耐操,但是在实战环境下一旦枪管过热就必须要用扳手分段更换,比起同时期的捷克造zb-26便于更换的一体式枪管,这个bug对于机枪的火力持续性和战场适应力的影响不是一般的大。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