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立鼎1894》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多国联军右路部队的推进极其顺利,他们差不多与左路同时水陆并进的赶到预定地点,并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顺利占领沭阳和新安镇,随后便迫不及待的对目标海州展开猛烈地进攻。
在联军的作战计划中,海州的位置极为重要。
那不但是进攻北部杨氏巢穴的前哨战,其本身也因为两年来的急速发展,形成了辐射两浙的工商业重镇。数以百计的下游轻工业工厂在此地连片的建成,大批的高利润洋货也从此地批发转运往南方,并由此而催生了一座可容纳万吨海船停泊的海港,以及一条逆流直入内地的沭河航道。
而在去年下半年,由此地为起点,一直向西贯穿大半个中国,据说末端设置在西安的漫长铁路大动脉,也已经开始奠基修筑。第一阶段海州至徐州的路基甚至都修造的差不多了,就等着铁轨铺设和沿途车站的修建。
只要把这里抢下来,加上左路的徐州一代,大半个苏北地区即可纳入掌握之中,并可顺势把手伸进中原。以列强殖民者一贯的作◎↙长◎↙风◎↙文◎↙学,m榴弹炮为主,这还是杨浩处心积虑扩散的弹簧制退速射炮为主。更大口径的陆军随行线膛炮还远远没有达到轻便实用的程度,也就没纳入联军的装备序列中。
不过他们携带的数量真心不少!光是右路两万多人的部队,75野炮超过80门总数,集中起来的话,打击效果一定相当可观。
只不过洋鬼子们谁也信不过谁,名义上的联军司令部,存在的价值也仅仅是推举出一个便于商量的指挥部而已。真到了具体作战时,仍旧是各行其是,谁家的兵马武器依然给谁家用,想统一供应某处战场?想什么美事呢!
俄国佬之前就收到欧洲列强的集体排挤,得到火炮技术最晚,又因为他们的工业水平太过糟糕,眼下还没有成功成批量的仿造出来速射炮,装备的数量比例自然也是最少。
反观工业水准更高的英法德三国,都已经完成仿造和量产,虽然性能质量比不上杨浩提供的原版,射程和精度差了些,那也只是因为冶金技术和发射药技术的代差造成的。单论射速和便携程度,差不太多。
此番进攻,俄国人急于求成,一万多部队分批投入正面战场,被坚固的堑壕铁丝网工事外加山体炮群遮掩炸得鸡毛鸭血,所以特别渴望能有大量的炮火支援。
只不过,任凭连纳维奇把肥硕的胸脯拍的梆梆响。手里有着大量火炮的英法德三国将领却纷纷侧目撇嘴。假装没听见。
大家伙儿都是来抢劫的。在后续部队跟进不能的情况下,谁手里拥有的底牌够多,谁就可能在最后攫取最大的利益。这个道理大家都门儿清,帮助你丫的毛子?防备都还来不及呢!特别是看到了大炮的巨大作用,就更加不可能浪费在一群灰色牲口的身上了。
不过场面话还得说清楚,瓦德西将军干咳一声打岔道:“我认为,我们只需要保证一个进攻重心就足够了。俄军可以继续在正面吸引牵制敌军,我们的部队集中大量的炮火。出其不意的从其后方攻进去,更有把握!特别是如果能夺下山上的炮台,甚至可以接应海军的进入,战略价值更高。”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