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立鼎1894 > 第三七四章 关外大开发

第三七四章 关外大开发(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谭嗣同目送几辆黑车慢吞吞的冒着黑烟重新启动,开往远处的临时车站,抬手果断有力的一挥:“走,我们进城。”

从人提着箱包紧随其后,朝着巍峨的城墙快步而去。

一边走,谭嗣同打起精神,注意路边开始出现的建筑和人员,细心揣摩对照传闻消息中的差异。

革命军北进以来,每天战报不断的传递到全国各地,其进展之快,攻取之果决,都让各界关注者瞠目以对,以为杨浩是在故意放假消息来糊弄人。没别的,关外乃是满清根基之地,不但有重兵把守,更有大量满人坚守城池。只要他们豁出去了死扛硬打,只怕革命军每前进一步,都得留下尸山血海。

可结果跌掉无数人的下巴和眼镜,无论山海关还是辽阳锦州,竟是没怎么费劲就先后攻克。不但守军毫无战心,被寄予厚望的满人大臣和平民兵丁,也半点没有死守祖宗陵寝的斗志,更夸张的不费一枪一弹献城投降!

据说奉天陷落的消息传到紫禁城时,已经患病多日的光绪帝当即吐血,被人抬到太庙伏地痛苦流涕,大喊对不起祖宗云云。

重新秉持朝政的慈禧太后也被一日三惊的噩耗折腾出心脏病来,据说已然不能视事。京城中的满人勋贵和大臣们乱成一团糟,不少人已经携带收拾好的行李细软夺城而逃,朝着口外山西等地避难去了。

人心惶惶,谣言四起,都道是杨家大军不日就将西进,取了大清江山。

此等结果,谭嗣同等人早已心中有数,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在杨浩是怎么打仗的,却集中在战后的政策和关外的进一步经营之上。如此迫不及待的乘车前来奉天,却是要亲眼见证这片蛮荒数百年的大地,究竟要如何描画成杨浩宣传中的人间天堂。

来时乘坐的客车,是从年前就开通的长途大客。作为第一批由天津汽车厂组装的重油蒸汽动力车,还没产出来就早早被人定下。而能够得到关外运营的车主,少不得是清廷之中的高官贵戚大佬之类。唯有他们的通天手段,才能在关外大咧咧的畅通无阻。只是谭嗣同没有想到,革命军都已经顺利夺取盛京奉天的统治权了。他们居然还能嚣张如故的继续营运。看来关外的情势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啊。

时至今日。杨浩攻占东北的用意和即将执行的策略,皆已通过报纸广传全国,有识之士都能了解透彻。更有不少人意识到,这里发生的事,也极可能成为未来推行向全国的施政样板。有关对旗人的处置,对地主官僚的处置,对新土地的开发政策,以及更为复杂的移民大计。都会影响到全国各地更多的人。

谭嗣同等人有志要在新政府之中谋求一展身手的席位,带领自己的政党获取话语权,自然不肯放过了解基层的好机会。能够亲身参与到至为重要的鼎故革新事务之中,有利于他们将来在竞争时拥有更多的筹码。

一边走一边观察,他发现一路走来,除了少数没有彻底收拾干净的工事设施残留之外,城郊的民居建筑并无什么破坏。靠近路边的村镇居民,看不出多少对战后变化的惊惶,更有不少人居然摆出摊子来,趁着今日往来人增多的便利做起了生意。

谭嗣同不由暗暗点头。看来革命军的信誉深入人心,即便是治政混乱的关外依旧能够信服。就凭这一条。国内没人能争得过他。

变化当然还是有的,放眼四处,可见沿街的墙壁有的已经粉刷一新,更多的则刷上了各种标语口号,街头竖起的电线杆子上,有线广播大喇叭已经率先挂好,把来自奉天或者天津的信号实时的传递给本地民众知道。

不少已经剪了短发、换了西式衣服的青年志愿者,身披绶带手里拿着大量的传单,声音嘹亮的在街头宣讲政策,招揽人手,分明是在建立基层统治力量。

谭嗣同当即对从人道:“军政府的基层工作推进之速,超乎想象。我党若要争取民心认可,需要紧紧跟上,不能只停留在上面。”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