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大观园消遣日 > 第一回 借东风祸胎喜认亲 进贾府太君跪礼迎

第一回 借东风祸胎喜认亲 进贾府太君跪礼迎(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好一时,忽听宁荣街外鸣金数声,但见有帝姑‘凤辇’与亲王‘象辂’被一行五百余人的卤簿队伍簇拥而来,随行有女官、仆妇、乐师、宦官、仪卫,其间几十种幡引、旌节、宫扇招摇,各类行障、礼器、车舆齐备,队末则由跨马携弓的锦衣卫殿后,怕是有六个总旗的兵力。

贾府老爷太太在正门大老远的张望着,心中愈发忐忑不安起来,本以为只是皇姑母登门,但看前面当先而来的却是亲王象辂,如贾赦贾珍这等平日被酒色掏空身子的,已然有些腿软起来,脑子里全是二十年前神京城的兵荒马乱,这便是心虚的征兆了。

那象辂乃亲王郊祀所用高车,圆盖方亭,驾六马,整车以象牙饰诸末。此时那象辂六马当先冲来,八枚銮铃汹汹而响,贾府一众老爷太太尽数跪伏于地,谁料只是虚惊一场,有红衣太监从旁提醒道:“这位只是路过,瞧把你们吓得。”

等贾母贾赦抬头再看时,果见这象辂带着一队卤簿,自宁荣街西街口牌楼出去了,于是又起身,望向东边的阵仗。

待皇姑母的卤簿队伍尽数入宁荣街,典仪官骑着骏马在卤簿队伍前后来回巡阅。

同时典卫官下马,后续则有一总旗锦衣卫一并进了荣国府,众军卫在中央甬道分立左右,典仪又带众礼乐入府,吹奏起来。之后宦官在外仪门高宣恭迎之语,府外正门贾家众主子听见后,又齐齐附和,跪礼而迎。

但见那凤辇绮丽如花房,高一丈一尺有余,盖如攒尖宫殿顶,厢五尺八有余,其下裹金铜凤大辕三条,俱长一丈九尺,衔骈马八匹,徐行向荣国府正门石狮子附近,马儿打个响鼻,很是嫌弃地停下来。

之后,随行宦官推开车门,门后侍女再收帘幔,只见内中软榻横陈、熏笼盈温,榻上居中有一矮方几,闲置一盘棋局,帝姑与她侄儿,隔着棋局相邻而坐。

所谓帝姑这侄儿,正是当年坏了事儿的义忠老亲王,硕果仅存的子嗣。

因十三年前,太上皇发动夺门政变,义忠亲王府被查抄,婴孩落地,世道难容,只能寄养在玄真观,由宁国公后人贾敬抚养,故而随了‘贾’姓,单名一个‘瑷’字。

如今逢了新皇默许,被接下山来,悄悄的先养着,只等着太上皇驾崩,好给当年那事儿翻案,用以平息天顺门上常年斯文扫地的百官斗殴。

此时这孩子端坐于车内软榻,身上道袍裹着羽毛鲜亮的鹤氅,怀里搂着一只打盹儿的橘色狸花猫,也因这孩子爱美心切,束发更比寻常孩子早五年,如今空有一身年少老成,说英俊尚显稚嫩。至于他怀里的大黄猫,此前在道观里都管这猫叫‘橘将军’,兴许是有几分剽悍勇猛。

而一旁同榻而坐的帝姑,封号永乐,居大长公主之列,与忠顺王同辈,与太上皇、忠孝王、义忠王一母同胞,算来年纪应有了春秋,只是容颜年岁不显,且终生未婚。

据传闻,多年前有道姑算出她是神仙转世托生的。也难说她抱着何等古怪心思,此后竟一直独居清修,更有阿谀逢迎者,到处传扬她已经成仙了。

且说辇车外一众仆妇搬来闱幕,自门口屏隐去外男视线,帝姑与侄儿这才出了门,下了台阶。紧接着,又走出十六位仆妇,八抬着两乘‘红罗销金’软轿,恭迎着公主与贾瑷各自上了轿子,一路进荣国府,贾母率众诰命夫人随侍轿旁。

待轿子过了仪门、南大厅、内仪门、内塞门,终于抵达宽宏轩峻的荣禧堂前,两位公主府女官,带着四位执宫扇的掌仪侍女,当先而入,而后陆续又有一班掌仪引礼者捧各色礼器入堂。

贾母为表敬意,请仆妇将轿子直接抬进荣禧堂内,公主与贾瑷这才下了轿子,被贾母与众贾家诰命媳妇请上主位安坐,同时公主随行女官又递团扇于公主手中,做五官屏风之用。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