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之时,法军将所有的预备队都投入了右翼的突破口,形成了对西班牙弗兰德军团的包围势态,战场胜负已定.
随着德梅洛将军被法军发射的高爆榴弹击中阵亡,牢笼一样的地形让溃败的西班牙官兵遭到了无情的屠杀.是役,有超过8000名西班牙官兵阵亡,近万人被俘,许多杀红眼的法国火枪手甚至还向投降告饶的西班牙士兵开火.如果不是孔代亲王及时下令制止,恐怕罗克鲁瓦啥森林会成为西班牙官兵最大的一座集体坟场.
因循规蹈矩而无法发挥自己真正兵力和火力优势的西班牙弗兰德军团,就这样悲愤地走向.了末日,纵横欧陆的西班牙军团最后一根最硬的脊梁骨就这样被敲断了.
罗克鲁瓦战役宣告西班牙大方阵的谢幕,更宣告法国开始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陆上强国.才登基不到两个月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他五岁这年就收获了第一个光环.
……
……
南特,位于法国临大西洋西岸的卢瓦尔河畔,距离出海口约50公里,历史上属于布列塔尼.在欧洲混乱的贵族领地延续历史中,一直到16世纪.布列塔尼都是完全独立或自治的公国,并随着欧洲争霸的浪潮起伏一直处于法国和英国两个大国的影响下,到了法国宗教战争之后,才算真正成为法国的领土.南特也由此逐渐发展成为法国西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大航海时代法国探险家前往海外殖民地的核心始发地之一.
著名的《南特敕令》.就是在1598年由当时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南特发布的,成为罗马帝国之后的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宗教宽容的政令.南特由此得以在人类文明历史上扬名,法国新教徒的解放之路也由此开启.
在17世纪20年代和华美建立贸易关系后,南特成为对华美商船授权开放的唯一一座法国本土贸易港.近二十年过去,随着华美主导的大西洋贸易高速发展.南特逐渐超过地中海的马赛,成为法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许多来自地中海和北欧的商品,都把南特当做了中转贸易港.
法国的矿产资源其实远比不了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和德意志地区,对华美的工业原料出口只有生铁,锡锭,钾盐石,石膏,硫磺等少量品种,此外就是羊毛和马匹的出口占了大头.但在法国,尤其是法国西部和西南部.却拥有欧洲最熟练的手工业技术工匠群体,酒类和手工艺奢侈品一向深受欧洲各国的青睐,也是欧洲少数几个能向华美出口高价值商品的国家.
比如蕾丝,就成为南特本地最拿的出手的商品之一.进入17世纪30年代后.因贸易繁荣以及数次新教徒暴乱引发的人口避难涌入,大量的织工在南特落户,成为了法国蕾丝的主要产地.
心灵手巧的南特家庭妇女们,先是购买从华美进口的高档精制棉毛纱料,然后再在她们昏暗的地下室里,费精费力地用纯手工生产蕾丝,最后再通过当地布商转卖出口到华美.
具初略统计,每年华美商人都会在南特采购价值超过20万美元的法国蕾丝布料,以满足国内成衣或家居纺织用品制造商的需求,也养活了南特城内相当数量的平民家庭.光是一件常春藤高校女生冬季礼裙所消耗的法国蕾丝,就要让一位南特家庭主妇用上足足半个月的时间来编织.
然而,真正让南特名声鹊起的,还是近几年兴起的非洲奴隶贸易.
在加勒比州和各海外领实行的《外籍劳务输入法案》,让奴隶的使用半公开合法化.最初几年还比较羞涩地通过葡萄牙或西班牙商人输入.到了近些年,吃够了甜头,嫌法案限制太多的华美加勒比州商人们,开始大量兴建"战俘劳教拧",无论是南山海外领,南非总督区还是印度洋总督区,以战争为名捕获土著充当战俘劳役的行为开始泛滥.
几乎无成本的战俘劳动力压榨,让加勒比州的农产品出口极具竞争力.如今在加勒比州的马提尼克岛,多米尼克岛和圣卢西亚岛上,虽然没有正式的定居城镇,但却是加勒比州的农业经济重地.几乎所有的水稻,甘蔗,咖啡和印度靛蓝种植拧都由所谓的"马达加斯加战俘"负责耕种,而圣卢西亚岛南部的硫磺矿,则是清一色的南非黑人战俘.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