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通叫好,两拨人连着四周的海商都情绪高昂起来,纷纷拍着胸脯说着不着边际的漂亮话。一场本来剑拔弩张的局面,居然就在一个青年喊口号般的表态下,一边倒地成了海商们的集体联谊宣誓仪式
正和几个来自内陆的商号老板在角落里交谈的严晓松,自始至终都在悄悄观察着这一切,看火候差不多了,这才端着酒杯悄然出现在人群身后。
“呵呵,古人说得好,一笑泯恩仇。”严晓松的话才响起,人群就分开了一条道,青年走到了两拨人的中央,环视着四周的海商,“在泰西,偶遇颜思海兄弟,对洋夷如此张扬跋扈深感震惊。觉得这些泰西人之所以能堂而皇之的游曳南洋,损我华商,实在是同胞之间太多不合。常言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华美国也是华夏炎黄血脉,愿意维护大明同族在海上的根本利益!”
说着,还偷偷看了眼之前给李家扳回局面的某个小青年,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他知道那个青年叫郑芝龙,今年才18岁,已经是李旦家崭露头角的新人。如果历史不会改变的话,未来几年,这个青年将同时吃下李旦和颜思齐两家的家业,成为远东海上的绝对霸主,而他儿子也将成为华夏历史上颇具悲壮扼腕的一段传奇。
“久闻严先生高义,实乃我海外华人之楷模啊!但我家叔爷身感风寒,大伯父朝夕陪伴左右。实在无法亲自前来,才让我前来给严先生陪个不是。”
李家子侄也笑眯眯地盯着眼前并不比自己大多少的同族异邦青年,对对方有气魄万里之外跑来大明迁雇流民感到一丝敬佩。况且对方如今还是一位掌握着连弗朗机人都不曾拥有的珍宝商品的人。
宴会在一个小时后,以一场大家都能满意的气氛结束了,李家代表几乎没有做任何停留,就匆匆离去。随后,严晓松和颜思齐在远来客居又进行了一次秘密的会晤。
严晓松承诺。最多三年,中华美利坚共和国将派出正式的远航船只到达大明,届时颜家将获得远比弗朗机人还要优等的特殊照顾。这个特殊的优等照顾是啥。仅仅从严晓松这次公开售出的几样豪华玻璃酒具和法兰西香水就能暗暗猜到一些。
再联想到澳门弗朗机人对严晓松那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的态度,以及不断的大手笔,颜思齐自然不会把对方这种承诺给看轻了。所以这两个多月来。他基本上完全按照严晓松的要求,进行着收拢筛选各地流民的工作。
如今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至于那个至今仍然不愿意公开露面的李旦家的当权人物,严晓松也暂时不打算去主动接触。
.
夜晚了,结束了一次漫长的讨价还价后,严晓松也带着一身疲惫回到了远来客居一侧的某座大宅里,这是严晓松一个月前专门托颜七叔从当地一位海商手里购买的。
一进门,一位管家打扮的老年人赶紧迎了上来,手里挑着灯笼上赫然写了个严字。
曾经去香山县拜访杜知县的路上。遇见了难民一家四口正在街头卖孙讨食。一个老人带着自己的儿媳和两个孙子孙女都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让严晓松动了恻隐之心。看在老人也是个读过书的人,严晓松就将一家都弄到身边,还顺带从香山县买了几个卖身的年轻女孩做了丫鬟。
巧的是,名叫乔宽的老人不仅仅是个老秀才。甚至还给人当过很长时间的账房,所以严晓松就干脆让乔宽老人做了自己的管家,而老人的儿媳也在大宅里带着丫鬟负责处理各种家务,老人的一双孙子孙女更是安顿得妥妥当当的。
曾经还对这个异装青年有点惶恐的乔宽一家,在相处一个月之后,已经完全被对方的谦和礼貌所感动。一家人更是勤勉,甚至对青年身边那个泰西女子也完全当成了这个大宅的少奶奶般毕恭毕敬。
卡特琳娜.德.艾兰索,这位已经对严晓松爱到无法自拔的西班牙少女,不久前干脆也给自己取了个汉名,艾琳娜。结果乔宽当天就乐呵呵地艾小姐长,艾小姐短地叫开了,甚至有时候在私下直接少奶奶都叫上了,让明白了这个词含义的卡特琳娜笑眯了眼。
“东家您回来啦……嗨,看我这习惯,改不了口!严先生,艾小姐好像还没睡,还在书房等着您呢!”
“宽叔,我年轻无所谓,您就以后就别那么晚等我了。”严晓松笑嘻嘻地拖下外套,管家身边的一位丫鬟赶紧伸手接过。揉着手腕,青年看向管家的眼神特别随和,“麻烦给我弄一杯茶,浓一点,送到书房,您就快点去休息了!”
“哎,如果不是严先生在香山县救了我一家,乔宽一家老小指不定已经……”老人赶紧摆手,双手一恭,“您看得起小老儿,当这个管家,小老儿就必须给您看好这个家了。”
不再说啥,严晓松只是微微一点头,就走向了书房。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