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朝代里那些大臣们,面对皇权的时候无力应对,只能是全家一起哭哭啼啼的去坟头蹦迪,唯一的缘由就是手里没兵权啊。</P>
“天下诸国虽多,可何处可得明君?”</P>
文种说的话让李云泽笑了“何为明君?每个人眼里的明君都不一样。田氏那样的大夫看来,能够随时取而代之者为明君。文大夫这般,想必是以能带领国家威压天下者为明君。而在国人看来,国富民强者可谓明君。”</P>
“这...”</P>
一番话把文种都给说的不会了,听闻这位可不是走心的人,现在听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P>
两边饮酒缓解气氛的时候,子路快步过来,在李云泽的身边跪坐说道“找到了。”</P>
“三户邑,范蠡。”</P>
李云泽颔首点头“你去安排好。”</P>
“是。”</P>
这次收徒与以往有些不一样,因为范蠡出身不高属于这个时代的流氓层级,加之年少只能是自己过来主动寻找。</P>
不过还好,顺利达成了目的。</P>
这边文种见着李云泽面露轻松之色,好奇询问“找着什么了?”</P>
“没什么大不了的。”</P>
李云泽摆摆手,轻松转移话题“明君这种东西寻不着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培养。”</P>
“大夫可观天下,若有哪国遭逢不测却又大难不死者,大夫可自去相助,成就一番大业。”</P>
文种略作沉思,颔首点头行礼回应“多谢指教。”</P>
待到文种准备离开的时候,李云泽完全是出于好心的提点了一句“文大夫,要识时务啊。”</P>
什么是识时务?</P>
就是要有眼力劲,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能做要看的明白。</P>
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哪怕是巍峨高山,也会在漫长的岁月里分崩离析,更何况是最容易变化的人心。</P>
李云泽是想要提醒文种,大王国君这种生物,失势的时候是一种人心,得势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人心。</P>
若是看不准,不能及时做出应对改变来,那是会倒霉的。</P>
至于文种有没有听进去,以后遇上卸磨杀驴的时候会不会逃出生天,那就不是李云泽去关心的事情了。</P>
李云泽见着范蠡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P>
对于这位文财神,李云泽示意其落座,之后就问起了之前招生时候出的题目。</P>
“说说看,为何会如此回应。”</P>
略显紧张的范蠡,恭敬的行了一礼,之后才解释说道“小子家距伏牛山不远,也曾经常去山中采集山珍补贴家用。”</P>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