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齐王按照传统惯例准备给孔老二分发田地的时候,晏婴还直接阻止表示不能给他分田。</P>
为何待遇会如此不同?</P>
没人比李云泽更清楚,这是因为孔老二能说会道,可也就是能说会道而已。</P>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耍嘴皮子就能混上好日子的时代,在这个随时都有可能亡国的时代里,君王家主们需要的都是能做实事的人才。</P>
文的要能提高物资收入,武的要足够能打!</P>
历史上的孔老二也是谈心说道讲人品的,于实际上的事务并无用处。</P>
既然无用,君王与家主们,自然也就对他兴趣不大。</P>
而李云泽这里,却是在所有人面前,直观展示过强大的实力。</P>
说白了,这是个实用为主的时代,有用自然就会被追捧,官职封地名誉地位什么的,都是上杆子主动送给你。</P>
没有用处的时候,那就自然无人在乎。</P>
可惜后世朝代逐渐开始追求无用,搞什么人品道德谈心说道,从而开始务虚不务实。</P>
结果的话,历史书上都写着呢,被原本瞧不起的蛮夷们,各种轮番开火车。</P>
李云泽创新儒家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奠定务实不务虚的根基。</P>
务实才能进步发展才能强大。</P>
而务虚就是清谈说废话,除了养废物之外别无他用。</P>
面对齐国的热情,李云泽的回应很简单‘感谢老铁们的热情招待,我给大家表演个才艺,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P>
李云泽在宫殿内用古筝又一次演奏了高山流水,博得了满堂喝彩之声。</P>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P>
宫殿里的宴会结束之后,李云泽主动找到晏婴请他帮忙。</P>
“招生?”</P>
“没错,招生。”</P>
李云泽笑言“某有志教育事业,齐国这里人杰地灵优秀的学子众多,某也想要招收些出色的弟子。”</P>
“这是好事。”晏婴笑着说道“能拜入你的门下,求之不得。”</P>
李云泽搞教育,不但有教无类,而且还不收学费与拜师礼,还包吃包住。</P>
这份优渥的待遇与名声,在齐鲁大地这儿可谓是独一份。</P>
其实许多人都想要拜入儒家门下的,只不过李云泽虽然有教无类,就是不管你是贵族出身,国人出身还是野人出身都愿意教,可收徒还是有前置条件的。</P>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