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留一段不翻译,那是为了配套搭售的《隶书全解》,上面有所有隶书字体与大篆的全部对比。</P>
至于最终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为了推广普及隶书。</P>
商队一行人想不通李云泽的最终目的,不过却也能够明了这是一门新的生意,说不得能够有不俗的收获,自然也是愿意合作。</P>
待到商队的人将数百本的话本与隶书全解拿走,送人归来的闻卯,扭来扭去了好一会,这才有些不确定的询问道“山长,国君那儿...”</P>
不等他说完,李云泽就已经很是干脆的摆摆手“我已经说过了,我对为官做宰没兴趣。”</P>
虽然造纸术的消息,还没来得及传遍天下。</P>
可至少在鲁国,在这曲阜城内,却是早已经人尽皆知。</P>
这等文化方面的突破,外加周穆王瑶池会西王母的暴火,很自然的引起了众人的关注。</P>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哪怕年纪还不算大,可已经有不少人认为投身教育事业的李云泽,当称一声子。</P>
既然有资格被称呼为子了,那按照规矩国君自然是要招揽的。</P>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全凭本事的科举。</P>
想要为官,要么就是出身贵族,凭借血统取胜。</P>
要么就是名气大,让人主动招揽。</P>
李云泽名气起来了,鲁公就按照这个时代约定俗成的规矩,想要请李云泽出任大司寇。</P>
大司寇在后世是雅称,对应的是刑部尚书,掌律法刑法的。</P>
毫无疑问,这算得上是高层了。</P>
只可惜,李云泽对此没有什么兴趣,非常干脆的推辞了。</P>
不过在推辞的同时,却是举荐了闻卯。</P>
对于李云泽的举荐,闻卯真的是万分惊讶。</P>
得知消息的时候,他甚至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原本自己应该是跟孔老二有仇的才是...</P>
现在想想,自己难不成是个戚戚长的小人?</P>
李云泽看了他一眼说道“以后就是少正了,可别丢了书院的名声。”</P>
汉有九卿,而在春秋时期周天子也有六卿,六卿之首名为正,少正则是正的副官副手。</P>
这个职位,也不算低了。</P>
闻卯面露感激之色,正要说些感激之言的时候,却是听到李云泽继续说道“不过某还是你的债主,咱们之间的约定还要继续。书院的工作,你可不能放下来。对了,《楚灵王梦会巫山神女》的故事,你得抓紧时间抄写。等到商队再来之前,至少准备好三百套以上。”</P>
周穆王的故事已经说了许久了,李云泽自然是知道读者的习惯,同一个故事再好听,可听的久了自然会厌倦。</P>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