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代王还不知道,子有意夺他太原郡的事儿。
若是知晓的话,肯定不会请客喝酒,不得还得怒气冲冲的带兵来讨个法,与李云泽来一场王对王的一骑讨。
这边果然是客套一番,眼见着李云泽婉拒之后,代王就没再派人过来。
倒是代国的丞相是一路随行,安排沿途郡县提供补给,安排住宿等等,一直到将这支兵马送出代国境内。
这当然不是因为代国的丞相想要投靠李云泽,而是因为李云泽这次过来是拿着圣旨与虎符,是真正意义上拜将的出征统帅。
虽然不一定打仗,可拿着圣旨与虎符就代表着子,岂能怠慢。
若是怠慢的话,人家一封奏疏送到长安城去,自家大王又要被数落,甚至被罚都有可能。
相比起之前伪装成商队过来,这次的待遇可真是云泥之别。
用这个时代的话来就是,这就是大义名分!
李云泽沿途考察了一番太原郡的状况,的的确确无愧于膏腴之地的称呼。
汾河两岸良田阡陌纵横,水利设施沟渠维护得当,入目所见几乎全都是上等的水田。
田土肥美,自然粮食收成很高。
粮食多了,自然养活更多的人口。
一路上路过各县,皆人烟稠密,三里一村,五里一庄连绵不断。
李云泽估计,太原郡的人口,甚至有可能接近一百五十万的规模,在整个大汉也是数得着的人口大郡。
再加上这里的道路系统维护的很好,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
更兼簇盛产煤铁,林木茂密使得冶炼事业也很发达。
难怪李家能从晋阳起兵,进而席卷下。
这里的本钱,实在是太雄厚了。
“是个好地方,我要了!”
过雁门,行马邑,至长城杀虎口。
主父偃跑去关内与守军交接文书,大军在关外停顿下来暂且休息。
负责后军的公孙弘,急匆匆的策马而来行礼道“大王,跟着的人只剩下不足百人了。”
“可。”
李云泽点点头“将这些人收入中军,编为辅兵。”
“喏。”
他们的,是那些从中山国,以及太原郡一路跟过来,自费想要参加打仗的汉儿。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