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盖苏文将地形优势用到了极限,也将人力资源用到了极致。
在给予了唐军不小的损失,外加拉长了唐军进攻时限的同时,高句丽的人口也在以极高的速度损失着。
时间来到了五月份,今年的春耕高句丽已经是错过了,就算是唐军现在就撤兵,高句丽也必然会在秋收之后发生饥荒,饿死一大半的人。
可李二却是完全不在乎唐军的损失,依旧是安排各部一轮轮的上前攻伐。
到了五月底,陷入烂战的唐军,终于是突破了脸面的山地防线,逼近了平壤城。
这一路上无数次的厮杀,究竟是消灭了多少高句丽人,哪怕是唐军自己也无法统计。
毕竟按照唐军的军律,平民百姓那是不算战功的。
早在得知高建武战死的消息后,渊盖苏文就已经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他高建武都能为了高句丽而死,渊盖苏文自然也有这个觉悟。
这几个月来,不惜民力物力的,将整个平壤城极其四周地域构造成了一座布满尖刺的堡垒。
高句丽最后的力量,都被集中在了平壤城附近。
数以十万计的军士百姓们将平壤城内外围的水泄不通。
唐军围城之后,开始了攻城。
先是将平壤城周围的据点一一拔除,然后就是铲除城外的防御。
两边来往厮杀,无数的尸骸被扔进壕沟之中。
金贵的战马被当做可以随时舍弃的牲畜,套着绳索顶着箭雨拼命拖拽鹿角木桩。
唐军大力士们挥舞着锤子,将那些羊马墙一层层的砸碎。
每一次的前进,都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毕竟唐军的甲胃无法应对那些突然出现在脚下的陷坑,也扛不住高句丽人扔过来的火油,挡不住城墙上射过来的床弩等等等等。
最夸张的一次,是唐军正在一条壕沟之中与守军激烈厮杀,蓄谋已久的高句丽人直接放水填满了整条深达丈许的壕沟,将自己与唐军一起淹没。
可以说,高句丽人用尽了一切所能够想到的办法。
面对唐军的不断损失,李二宛如木头一般没有丝毫的动容,仅仅只是不断的把军士派遣上去,清除城外的防御设施。
到了他这种级别的统帅,对于战场上的损失早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做皇帝的时候,他爱惜麾下的子民,因为每一个人都要给他纳税。
可上了战场,军士们就只是他打赢战争的数字。
等到唐军付出了足有数千之众的损失后,终于是破开了一条通往城下的通道。
在城头上守军的疯狂呐喊与攻击下,一辆足足包裹着三层厚铁皮的诺大盾车,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一点点的被推向了城墙。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