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不管是清国使臣那边,还是虎字旗使臣那边,都没有动静,唯一的大事便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陈于廷上了告老的奏本。
皇帝年幼做不了主,这份奏本自然由五位辅政大臣决定。
奏本一送来,经由通政司,送到了内阁,再由内阁呈到辅政大臣这里。
要是一般的位置,自然不会被太多人重视,辅政大臣这里也不会太放在心上,但陈于廷的这份奏本不一样。
关系到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么一个重要位置。
不管是魏国公代表的勋贵这边,还是宫中的大太监杨国瑞,或是内阁首辅钱谦益,都想把这个位置抓在自己的手郑
为了陈于廷告老的奏本,所有辅政大臣聚到了一起商量此事。
“我看就由阮大铖接替左都御史的位子。”定国公开口道。
左都御史这样的高官,自然不应该由几个人私下里决定,而是由朝中众人推选,可皇帝年幼,辅政大臣把持朝中大权,很多权力都被集中到几位辅政大臣的身上,而他们定下来的事情,其他人很难改变。
“不校”钱谦益直接开口反对。
阮大铖是什么人他十分清楚,这样的人成为了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于勋贵插手进了都察院,并且掌握了都察院的大权,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定国公道:“阮大铖是右都御史,由他接替左都御史的位置正合适。”
“我不同意。”钱谦益道,“左都副御史史宪之比阮大铖更适合左都御史的位置。”
他也推出了一个人选。
虽他和史可法那些人在很多事情上尿不到一壶,但在这种应对勋贵插手文官地盘的事情上,他作为文官之首坚决抵制。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