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天色已暗。
队伍行进到一片开阔地,这里的地面不像前面的山路一样被厚厚的落叶覆盖,且有生火遗留的痕迹,是一处休息的场所。
林易抬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众人在此结营休息。
有官兵和侍卫在此,没一会儿,几个硕大的帐篷便搭建好了。
苏绣儿给大家伙铺好铺子,那边曹达华已经生好了火,准备烤点野味。
这山林里野味可不少,前进的山路上便有不少野兔、野鸡从灌木丛里横穿小道而过,有眼尖的侍卫上前,一手便将野味收进随队的笼子里。
这会儿,放血拔毛,架在火堆上,再撒上随身携带的盐巴、调料,一会儿便香气四溢。
曹达华撕下一只刚烤好的鸡腿,正准备大块朵硕,祭奠自己的五脏庙,林易的手就搭了过来。
“林兄弟,这只鸡腿是我的,那边不是还有吗?别抢我的鸡腿。”
刚要送进口中,林易的手又向前,一把抓住曹达华拿着鸡腿的右手腕。
曹达华疑惑看向林易,后者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嗒”、“嗒”、“嗒”...
有规律的声响从密林中由远处传来。
伴随着这股声响的,还有交替传来的铃铛的摇摆声和铜锣的敲打声。
“这是什么声音?”曹达华主动放下了手里的鸡腿,竖起耳朵,提高了警惕。
声音越来越近。
远处,一排八九人的队伍,用一种奇怪的姿势,缓缓向林易他们这边靠近。
离得近了,众人这才发现,这队伍里,只有两人正常行走,其余六七人,皆跳跃而行。
当这些人来到火堆照耀的范围内,曹达华吓的鸡腿脱手而落。
那些跳跃而行的,并非活人,而是头上贴着符箓的死尸。
队伍前面一人摇铃,队伍中间一人敲锣。
青布帽、青布长衫、黑色腰带、草鞋,腰间挂着符包。
这是...赶尸人!
......
赶尸人,又称“领尸匠”,起源于蚩尤与黄帝、炎帝决战之后,蚩尤战败,不忍战死将士暴尸荒野,命军师施法念咒,使尸体站立,跟随蚩尤高擎的“符节”南归故里。
赶尸术便从那时流传了下来,并形成“三赶三不赶”的规矩。
三赶,被砍头者可赶,但需缝合头身;受绞刑者可赶;站笼站死者可赶。
以上均为被迫死亡,魂魄可召,施展法术可牵引亡魂,引动肉身,随摄魂铃前行。
三不赶,病死者不赶,因魂魄已被黑白无常勾走;投河吊颈者不赶,因自愿死亡,魂魄难召;雷击火烧肢体不全者不赶,因罪孽深重,魂飞魄散。
赶尸人手持摄魂铃牵引尸体,敲打铜锣驱避活物,死尸头上的黄纸符篆上书镇魂咒,朱砂封七窍,身绑五色布条。
他们仅在夜间行动,赶尸人在前引路,摇铃敲锣,口中念咒,尸体如麻雀般跳跃前行。
......
当赶尸的队伍来到林易营地这边的时候,为首的赶尸人突然停下脚步。
摇铃敲锣声戛然而止。
......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