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由于美国人的国内市场比我们更大,因此他们在向外寻求市场的起步比我们还晚,在清国的利益和影响力也是最小的,这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相信美国人自己也在插手这件事上有着小算盘。与其让他们背着我们做小动作,不如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坐上谈判桌。”
“只要我们4国可以达成一致,那么美国就算做一些小动作也没有任何意义。”大多数欧洲人对美国这个暴发户是不屑一顾的,卡普里维也是如此。
“问题我们能否达成一致。另外我们可爱的意大利人现在可没有精力管远东的事情,如果我们拉美国人进来,那么我们和美国人能达成利益一致的话。至少有个能说得上话的帮手,因为我想法国人一定会和我们唱反调。”
约亨也只能这么解释,要想把美国人看成太平洋上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最早也得到到美西战争,现在没有哪个欧洲列强会把美国人当回事。
“约亨说的有些道理,列奥,将联络美国作为一个选择,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那么就联系他们。”腓特烈三世还是决定先看看情况。
“是,陛下。”卡普里维答应了。
约亨这么建议有几个小算盘,首先英国人在历史上干涉未果后就没有继续插手了,而美国人则十分积极,最终因为日本无力将战争继续下去的时候促成了和谈,美国从中必然能得到好处。
但是现在如果欧洲四国决定干涉,那就没美国人什么事了。因此把美国拉过来,美国同样能得到好处。而对于过来拉自己的德国,美国人自然会抱有善意。
另一方面是为了分散目标,历史上三国干涉还辽,让日本和俄国的敌对关系迅速尖锐化,德国参与进来的目的除了一方面想要获得租界、通商口岸、海军基地以外,还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拉拢俄国。
法国在清国的主要利益都在南部,在东北实际上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如此大力度的支持俄国无非是为了缔结法俄同盟罢了,德国自然不能让其如愿。
但是这么做的结果不仅没有真正拉拢俄国,反而得罪了日本。德国当然不用担心和日本人爆发战争,要开打也是毛子。但是日本人的商品市场和大宗工业品交易开始向英国倾斜却是巨大的损失。
英日关系的靠拢除了英国人遏制俄国的需求,同时也有双方贸易上联系紧密的成分在里面。现在如果把所有人都叫上,俄国人还是会要求日本人归还辽东半岛的,大家达成了一致,日本人面对5国,他会把主要目标放在谁身上?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