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秣充足,军心则定;士卒饱餐.士气复扬.将军有此六千精兵在手,大有可为."郭嘉仿佛猜到马悍聚议之意,做了一个总结.
包括新到辽东援兵在内,此时马悍手里已有六千余兵力,其中二千三百余白狼军,四千雒阳新军(包括白波,西凉降卒及部分新募士兵).刨掉三百楼船士,棹卒.马悍手里可用之军力已不下六千.而这六千士兵中,有三分之一是经过严格训练,洗脑.无论忠诚度还是战斗素质都可圈可点的白狼步骑军.又有三分之一,是白波,西凉两军屡经战阵的老卒,劲卒.这些骄兵悍卒就象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杀敌,用不好反伤己.马悍又是调粮又是调兵,以粮安之,以兵镇之,胡萝卜加大棒,再有名将悍将调教,这才基本将这帮家伙的毛捋顺了.
余下三分之一,则是辅兵,工匠,医工,杂役之类.这类辅助兵种,虽然并不能投入到真刀真枪的战场上,却是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可或缺的组成.
满打满算,此时马悍手头有可战之兵四千,但分摊到雒阳六关之后,能够一次性集结投放到战场的,最多不超过二千,加上辅兵,三千为上限.而关西之李,郭,张的西凉军,合计不过万.
"三千打一万,诸君可有异议"马悍首次军事会议,就剑指西凉.
不是马悍太心急,不等第二,第三批援军低达就动手,实在是西凉军,准确的说是李傕,郭汜,张济的西凉逆军,一日不灭,总是雒阳的心腹之患.在马悍心目中,他的真正对手在北方,在东方,而西面那几个跳梁小丑不解决,他就无法专心应对未来的东,北强敌.
从军事层面上说,早一日歼灭西凉军,就能早一日将精力转到真正的大敌身上来.从政治层面上说,尽快收拾西凉军,则会带给马悍巨大的政治利益与声望.被马悍目以之跳梁小丑的李,郭,张等辈,在天子与朝堂诸公眼中,却几乎是不可战胜的枭雄军阀,压在头上一座沉重的大山.如果马悍亲手将之掀翻,他将在朝中竖立起无可匹敌的强大形象.这将是他除了以粮食,大军掌控朝廷之外的又一强力手段.
首先表态支持的,是白狼军老部下:周仓,乌追,韩希.
"二千白狼锐士,可扫平西凉逆贼."对主公,对白狼军,韩希从来都是信心满满.
"俺训练的兵,单挑可能会打平,但群殴一定赢."周仓的自信,来自白狼军的战阵训练与强力装备.
乌追倒是最实在:"末将曾组织所部之西凉降卒与白狼军做对抗演练,诚如周郎将所言,一对一,西凉拳勇名不虚至,我白狼军卒难占上风;但集结成阵,百人对决,武勇有余,阵形散乱,装备参差不齐的西凉人不是我军之对手."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