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主动放弃山顶阵地,这是火力处于绝对的弱势的情况下选择的一种舍小取大的一种打法,用老头的话说,就是:“放弃一点点地理上的优势,而极大的削弱敌人火力的优势!”
我军自建军以来,几乎可以说所有的战争都是处于火力的弱势之下打的……先是小曰本、然后是**,接下来就是抗美援朝以及中苏、中印边境冲突(这其中唯一例外的就是62年中印冲突,这场战争中**队在装备上占有优势)。
所以,这种反斜面战术也就理所当然的在我军发扬光大,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时代,因为那时敌我装备最为悬殊……咱们还是用二战时代的万国造武器,对付的却是美国佬的飞机大炮……但是美国佬的飞机大炮就愣是无法把战线往前推进,其秘密就在于中**人用了反斜面与坑道结合的战术,极大的弱化了美军现代化装备的作用。
同样的,越鬼子也在几年前与美国佬打了一仗……他们当然也知道中**队曾经以弱势装备在朝韩边境上打得美国佬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顺理成章的……他们就像吸血鬼一样从我们这里学去了许多战术并将其应用到实战中。
反而……是我们自己,却因为十年**久不练兵而把先辈有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及战术给忘记了。
我之所以会记得这一套,那还得感谢下老头。
我记得老头是这么说的:“跟越鬼子打……咱们军队的炮火一般比越鬼子要猛,所以反斜面不常用,但如果一时半会儿炮弹接济不上来,那反斜面战术就是你保命的法宝!”
现在……我想就是用到这个法宝的时候了。
这反斜面战术说起来很神秘其实也就是在反斜面上根据地形和我们敌我装备的特姓构筑几道战壕……至于要构筑几道嘛,那就是根据时间或精力看情况了。
从极端上来说就是越多越好……战壕越多咱们就可以层层阻击不是?
但人的体力以及战场上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于是我们只来得急构筑三道战壕。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