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是撤退的重点,原因是我军步兵部队十分庞大,东西两线共投入九个军二十余万人,这同时也是我军的有生力量,一个弄不好比如撤退过于仓促、密集等就很容易遭到越军步兵的包围或火炮的杀伤。
所以,在这个阶段主力部队采取的是“交替掩护,分批撤退”的战术。所谓的“交替掩护,分批撤退”,就是每个部队都不是一撤到底,而是今天这个部队撤个几公里构筑防御工事,明天那个部队撤个几公里……这样无论越军什么时候朝我军撤退部队发起进攻,在我军的撤退途中几公里处,总有一支部队构筑好防御工事严阵以待。
最后撤退的就是工兵以及少量步兵部队。
这支部队比较特殊,工兵部队的任务就是在我军后撤的道路上布满地雷,同时还要炸毁铁路、公路以及桥梁等设施。很明显,这样做的结果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延缓越军的追击。
当然,因为工兵部队的作战能力较差,所以还要留下少量的步兵做为工兵的掩护。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这撤退阶段那地雷是一车一车的往前线运……好在这布雷并不是什么复杂的工程,否则只怕这工兵累也要累死了。
于是这几天就是工兵部队的天下,丛林里、山路上、田地里,甚至在河里都有布雷的工兵的身影。他们白天布完雷后为了避免自己人误入雷区,总是会在边延插上一面面小红旗,于是在夕阳放眼一望……地上到处都是小红旗迎风飘扬。
爆炸声也一声接着一声的此起彼伏,不用问……那是工兵部在炸毁越军遗留下来的军事设施,公路、铁路、桥梁等也事先装好了炸药,只等着我军步兵撤退之后就进行引爆。
上级这么谨慎的组织撤退工作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心中却一直有个疑问……像这样的大撤退很难组织不是?上级为什么要提前公布我们撤退的消息甚至是撤退的曰期都公布呢?
古往今来发生过多少次战争,不管是打赢了撤退还是打输的撤退……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当做重要军情密不外宣,甚至还常常要做出假像让敌人以为没有撤退。其原因很简单,如果敌人不知道已方何时撤退那就意味着我军有更多的撤退时间,这在战场上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就比如说现在,我军如果没有对外申明撤军,而是大张旗鼓的做出要进攻河内的样子……那么好吧,越鬼子所有的兵力和精力只怕都会调往河内并组织防御。接下来我军就可以从容不迫的撤军,等越鬼子反应过来再组织兵力追赶只怕都来不及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