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没有耽误,稍微整理之后。从安宁堡出发,赶赴大同。
因为征伐草原,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管理更加的严格了,偏偏这个时候,孙元坤、刘基和岳高峰等人,相继都被抽走了,互市的所有管理职责,都落到了宋思军的头上,好在宋思军早就熟悉了一切的事物,能够统筹协调。
刘基达到大同,已经是十二月的中旬。
春节临近,大同的气氛有了很大的变化,多年的平静,让大同慢慢开始繁荣起来了,虽然这里依旧是边关,可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作为边关的屏障,承担了最为重要的守护任务,加之后金鞑子不敢轻易觊觎关内,大同作为边关的职责,慢慢出现了一些改变,重心慢慢偏向于辽东的方向了,卢象升调任辽东巡抚的时候,从大同抽调了一部分的兵力,秦良玉来到大同,出任大同总督之后,注意力更是集中到辽东了。
实事求是的说,大同已经成为辽东兵力的后备基地了。
刘基来到大同的时候,苏天成和江宁营还没有抵达大同。
刘基首先见到的,是大同总督秦良玉。
秦良玉接到了苏天成的信函,知道苏天成带领江宁营的大军,要来到大同,至于说是什么任务,苏天成暂时没有说,但秦良玉可以判断,苏天成一定是要在草原上做文章了。
朝廷正在和后金鞑子谈判,后金鞑子愿意臣服大明朝廷。
后金鞑子的这种伎俩,秦良玉是不会相信的,要不是来到了大同,她会竭力反对这样的谈判,后金鞑子的实力,秦良玉是清楚的,她曾经带领白杆兵,和后金鞑子进行了面对面的厮杀,后金鞑子的实力没有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怎么可能臣服大明朝廷。
因为有了这样的看法,秦良玉没有放松对大同边军的训练,虽然接近古稀之年,应该是颐养天年的时间了,可秦良玉不想安稳的享受,时常到军营里面,监督军士的训练。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