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德的想法,完全不同。
秦三德的心眼不大,长期在宫里,领教了太多的尔虞我诈,要不是跟随王承恩,估计还是不能够出头的,他也见识了魏忠贤是如何垮台的,好在那个时候,他的年纪还小,没有掺杂到这样是非中间去。
刚刚到南京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他想着在最快的时间之内,树立起来个人的威信,期盼得到唐世济的支持,可惜唐世济是有所保留的。
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心思,有了一些变化,镇守太监的职责,实际上就是监军,原则上不能够插手地方政务,可这么多年下来,情况早就发生变化了,要是只能够监军,那有什么权利啊,镇守太监也不能够算是南直隶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了。
要插手地方政务,必须要得到唐世济的支持,秦三德的眼光,看准了苏天成。
苏天成是江宁县知县,位置还是比较重要的,而且自己到南京来,也是要多支持苏天成的,如果自己大力支持苏天成,苏天成能够取得良好的政绩,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江宁县租种南京京营的官田,他是完全支持的,也是一力促成这件事情的,甚至在与唐世济和张泰宁交谈的时候,暗示上面有这样的意思。
也是因为他的支持,江宁县租种官田的事情,推进的很是顺利。
苏天成很会为人,还在河南赈灾的时候,就派了专人,来拜访自己了,送来了价值不菲的礼物,这令他很是高兴,至于说为了官田的事情,苏天成首先找到张泰宁,接着找到唐世济,最后找到自己,他没有意见。
他甚至提出来,苏天成参与这次的商议,可以将事情完全定下来,而且只要商议过了,江宁县就可以开始cāo作了,不一定要等到圣旨下来,这样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正式的圣旨,无非是皇上知道了,不表示反对。
张泰宁的想法,简单很多,主要是想到两大营的收入,能够有两万五千两白银的收入,对两大营来说,是好事情,只要朝廷不反对,他没有什么意见,再说了,军营里面的有些事情,他也是清楚的,各级的军官,中饱私囊,很是普遍了,军士不愿意耕种田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没有任何的收益,饭都吃不饱,谁还愿意种地啊。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