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来天的时间,苏天成都是在田头。
他指导佃户施肥,要求所有的佃户都来观看,一定要记住全部的程序,整理田地和施肥的事情,是不需要教的,大家都会,可做营养快的事情,就让所有佃户摸头不知脑了。田间一块块被分割好的土块,用篾片一道道划开,做成一个个三公分大小的土块,每一个土块里面,放进一粒玉蜀黍的种子,这些土块,老早就糅合进去了足够的农家肥,还有一些秸秆灰和稻草灰。接下来,在这些小块上面,盖上薄薄的一层秸秆稻草的碎片。
至于说甘薯,更加的奇怪,被切块之后,种下地了,种植的密度很大,当然,这些田地,也是jing心准备的,早已经施足了农家肥。
佃户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种植技术,都有些战战兢兢的,跟随着少爷的指导,亲手cāo作的时候,非常小心,看上去有些滑稽了,都是种田人,到了这个时候,反而不会种田了。
在他们的内心,已经不仅仅将少爷当作了恩人和主人了,少爷简直就是天上的神仙,庙里的菩萨,要不然怎么会知道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几百年之后的育苗,因为有薄膜,有现代化的机械,有复合肥料,速度快很多,产量高很多,可现在是不行的,做这样的事情,耗时费力,好在有着足够的劳动力。
育苗足足用去了五天的时间,所有的佃户,不分男女,全部都参与,不熟悉的时候慢慢来,熟悉之后加快进度,都是多年种田的人,学起来是很快的。
育苗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大规模的收割冬小麦了,就连苏天成,都是亲自上阵了,这也不是什么高端的科技,一天时间下来,他就适应了,正好通过这样的劳作,锻炼一下身体。当然,苏府的护院,除开几个人留在府里,其余的都到这边来帮忙收割了。
必须要抢时间,收割之后,还要整理田地,玉蜀黍和甘薯,半个月之后就可以移栽了,季节是不能够耽误的,一年之计在于,这个时候辛苦一些,下半年就能够丰收。
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农户来观看了,大都认为,苏府的少爷,大概是读书读傻了,哪里有这样种田的,种子直接播到地里,就可以了,这不是找事情做吗。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