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更多的是神秘组织,为了保守某些秘密,研究某些科学,一帮人守口如瓶。如今更多的是探秘组织,急于将搜索到的信息公之于众。
当然,这也许是压迫少了,所以不需要保密。所以我还是觉得什么东西都不要一概而论,或者胡乱地拿去比较。就像,虚数是不能拿来比较的。
我不去考虑真伪,真伪本就是相对的。一件事是又能怎样,不是又能怎样?是只能代表是,不是只能代表不是,除此之外,还能证明什么?还能意味着什么?同样的一个事物的不同面不可划等号,不同事物之间也不可划等号。不知其难言之隐,怎么能妄加猜测?
说的通俗一点。管我什么事?我没事可做么?
思古时候的友谊,比较于现在来说是更加没有实体的更加抽象的。但现在呢,友谊似乎有了实体而实际上没了实际。有社交软件好友才算有友谊,删掉了就无了。友谊如果仅仅是如此定义的话,那我不需要这样的友谊。就算是各取所需,那走了也就是走了,没什么关系。我是毫不在意的。
我认为友谊是建立在某些认同上,要有可取之处,或者朝着共同的方向。似乎与爱情很像。不管怎样吧,至少呢?它应该是特别的,特别也就意味着少。
玩游戏不需要智商么?玩游戏不需要秩序么?玩游戏不需要组织么?玩游戏不需要配合么?玩游戏不需要情商么?玩游戏不需要沟通么?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在看书就一定比玩游戏的人收获多呢?
其实真的要比的话,是一样的,游戏也好,读书也好,都应该选择一些有些深度有些难度的,才能有收获。并不能一概而论。
然后分析了一堆,总结起来就是少见多怪。事物为什么看起来不好呢?实际上它不是不好,只是令你(强调)不满意而已,仅仅只是与你的某些三观冲突了而已。可别人未必如此想,未必有与你相同的经历,相同的处境,相同的三观。事情为什么变成这样,甚至不由本人决定,你可以说时运不济,但如果不假思索就批评一个人怕是不妥。
追求满的代价可能是陷入僵化。对长久发展不利。但一句话说得好,万事万物都有其生存期,定期清理为的就是避免僵化教条。
梦想和现实有什么差距么?想就去做呗。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傲游在书籍的海洋。那么我建议,如果没事的话,就花一天时间看书,如果可以就再看一天。这样梦想不久实现了两天?对未来是如何规划的不重要,如何在今天把规划的未来预演出来才重要。因为也许,并不是你对未来的幻想驱动你现在的行为,而是你现在的行为逐渐造就你的未来。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