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心里痒痒,想知道里面内容的曹阁老过去,恭敬地双手接过折子,开始读了起来。
别看他岁数比刘尚书还大,声音却挺洪亮的。
念完,四个人同时跪下谢恩,内容是:李太傅、郑相、刘尚书、曹阁老为四位辅政大臣,协理朝政。
辅政大臣之前没这官职,新皇登基一般朝堂之上广纳言论,人后询问帝师,除了太师、要么太傅,还有丞相和三省六部主要官员。皇帝如果不愿意接纳意见,那只有谏言。
现在官职前面按上个辅政大臣,无论是不是放了议论朝政的实权,就单单“辅政”两字,听上去就是高大上,有别于其他大臣。
刘尚书和曹阁老高兴呀,果然跟着皇帝有好处。
郑相更是快要喜极而泣了,没想到新帝没有因为端王和郑德妃的事情责罚郑家,还给了顶更高的帽子。
等这四个辅政大臣表完忠心,赵康悠悠道:“这只是暂定,朕寻思着要选一个为首辅,其他三位为辅。可四位都是朝之肱骨,国之栋梁,难以取舍。故问下四位爱卿意思。”
顿时四人眼中都发出饿狼般的狠厉,必须争这个首辅,拼了!
曹阁老先一步开口:“老臣不才,乃康平四年进士,身居文昌阁大学士,愿毛遂自荐,担此大任。”
动不动就自报家门,算你活得久……刘尚书翻白眼,阴阳怪气地道:“曹阁老,这首辅可不是摆资历就行的。筵席那,老臣可没告病在家。”
不光参加了筵席,还躲在……啊,呸呸,是和新帝经历风雨,共同进湍。那晚跪下呼万岁的第一人就是他,新帝肯定没忘记。
一告病,这里还有两个告病多日的老臣可不服了。
“老臣得圣上宽宥重用,病无药而愈。”郑相好似一副感激涕零,是真劫后的激动,不过正当首辅也是真滴:“老臣愿为圣上效犬马之劳,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