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二十六章:凛冬城与农民大起义

第二十六章:凛冬城与农民大起义(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大批在研究方面没有天赋的洛氏子弟踏上了战场。

而有研究天赋的子弟,则依旧留在凛冬城中。

凛冬城。

洛氏的研究基地。

当大批敢战士离开了家族,所有人都感觉到了窒息的感觉,帝国真的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如果不能解决那些帝国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所将要承受的,将是生命无法承受之痛。

凛冬城外。

一个年轻人静静坐在一条小河边上,他望着水磨在运转,突然低头嘟囔了一句,“它为什么不能自己转呢?”

……

在帝国的军队中,火药已经颇为普及,但早期的黑火药,威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它既不能彻底代替弓弩的作用,更没有摧毁一座城池城墙的强大作用。

但它的确对战争形势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比如本该蓬勃发展的重骑兵,很快就在战场上失去了踪迹。

关中的战争凶险而激烈。

宋国的战斗力,并不如何强悍,尤其是在陆地上,常年生活在热带,已经让他们失去了悍勇,仅仅凭借着海军和帝国的海军在作战。

帝国的强大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即便是燕国和宋国一起造反,也不能对帝国造成什么军事上的压力。

在过去的两百年中,藩属国服从帝国的统治,这就是根本的原因,帝国拥有最强大的拳头。

支撑帝国拳头的,则是每一个在田地中耕作的农民。

一把稻米,一把麦穗。

组建了帝国宏伟的大厦。

而现在这个大厦的基础崩塌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帝国的大厦也将因此而倾塌。

……

帝国的腹心终于出现了造反的百姓。

在过去的每一个王朝末期,都会有百姓反抗王朝的暴政,他们痛骂着皇帝,唱着朴素的歌曲,进行反抗。

但这次不一样。

这一次的造反更像是一场为了求生的反抗。

这一次的造反是因为中央朝廷已经不能履行让百姓活下去的重任,于是百姓自发组织起来。

这种组织力,也是帝国在过去的那些年中赋予和培养出来的,现在成为了推倒帝国的推手。

帝国缺少粮食,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缺乏,帝国的官吏不可能完全将粮食分发下去,那不可能做的到。

帝国的百姓从来都不甘心以奴隶的身份生存下去。

现在也不甘心在别人的施舍下存活,亦或者在绝望中等死。

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域都掀起了攻击官府的行动。

他们将这种行为称之为“举义旗,清奸佞”。

没错。

大部分的义军,并不想推翻大唐的统治,他们只是单纯的将那些贪官污吏杀掉,然后将府库中的粮食放出来。

所有人都认为是那些官吏故意不放出粮食,他们不认为皇室会故意饿死他们。

但即便是一开始如此,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难以停下,尤其是他们发现就算是将府库中的粮食全部释放出来之后,也只不过是多撑一段时日后。

造反的性质就彻底变了。

还存活的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敌人,义军的领袖很快就官僚化,当初官府的官吏想要保存粮食,优先保证朝廷官吏和兵卒们吃,现在义军领袖如法炮制,同样选择了将粮食优先提供给自己的亲信吃。

到了这个时候。

一个赤裸裸血淋淋的现实,已经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人多粮少的现实,是客观而存在的。

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大家都饿一饿,起码死不了,还能硬撑着。

但现在秩序一崩,正确的方法就不可能再用。

现在是黑暗森林法则的时代,要优先保证自己的实力,保证自己能够在这样的世道中活着,然后才能做出更多的事来。

暴乱最先掀起的河北以及齐地,已经出现了大量饿死的百姓,局面惨不忍睹。

各地的官府都开始据地自守,招募乡勇,几乎每一个有力量的核心,都在收拢粮食,粮食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程度,这更加剧了外围的粮荒,粮荒导致更多的人死去,见到这一幕的存活者,再次加大粮食的搜寻和把持,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就在这种局面下出现。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