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灵将之说 > 第911章 宋

第911章 宋(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宋神宗因此锐意改革,启用改革派名臣王安石进行朝政改革,将其任命为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包括均输、青苗、免役、市易、保甲、保马、方田均税等,但是,新法的实行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对新法强烈反弹,加上全国天灾不断,宋神宗的新法实行的决心也有所动摇。

熙宁七年(1074年),北方大旱,一名名叫郑侠的官员向赵顼上呈一幅流民图,图中景象惨不忍睹,宋神宗因此受到极大震撼,第二天宋神宗就下令暂罢青苗、方田、免役等十八项法令,尽管这些法令不久之后得到恢复,但宋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已经开始不信任。

熙宁七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后来变法派中的官员吕惠卿肆意妄为,王安石因此回京复职,但他依然受到保守派的坚决阻挠。

熙宁九年(1076年)六月,王安石长子去世,王安石借机坚决求退,宋神宗于十月再次罢免王安石的相位。

王安石被罢后,宋神宗继续改革事业,号为“元丰改制”,元丰改制虽与熙宁变法并称为“熙丰新法”,但改革力度无法同熙宁变法相提并论。

伴随著国力的增强,宋神宗将焦点转移到外患上,他决心消灭西夏,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宋神宗开始西征西夏,取得了很大胜利,也大大鼓舞了神宗的信心。

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西夏发生政变,宋神宗借此再次征讨西夏,结果却遭到惨败,宋神宗因此一病不起。

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初,宋神宗立六子赵佣为太子,而宋神宗颁布的新法虽然曾短暂被其母高太后废,但不久又陆续恢复,不少甚至沿用到南宋时期。

宋神宗驾崩后,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对刚即位的宋哲宗赵煦严加钳制,高太后信用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并冷落宋哲宗,结果引发严重的新旧党争,宋哲宗亲政后,贬斥旧党,信用新党,变法事业因此得到了持续。

宋哲宗没有留下子嗣,死后由他弟弟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宋徽宗专好享乐,对朝政毫无兴趣,政务都交给以蔡京为首的六人,蔡京以恢复新法为名大兴党禁,排斥异己,蔡京即位次日,就下达了一个禁止元祐法的诏书,此即谓元佑奸党案,正直的大臣因此全被排斥出政治中心。

宋徽宗本人好大喜功,当他看到辽国被金国进攻后,便于重和元年(1118年)春,派遣使节马政自登州渡海至金,双方商议两国共同攻辽,北宋负责攻打辽的南京和西京,灭辽后,燕云之地归宋,过去宋朝给辽国的岁币改缴金国,此即为海上之盟。

但宋朝军队却被打得大败,最后金兵掠去燕京的人口,并克扣营、平、滦三州。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两路南下攻宋,赵佶吓得立刻传位其子宋钦宗赵桓。

宋钦宗患得患失,在战和之间举棋不定,后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启用李纲来保卫东京,虽然一度取得了胜利,但是金朝并未死心,二度南下。

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太原沦陷,十一月,开封外城沦陷,金军逼迫宋钦宗前去议和。

闰十一月卅日,宋钦宗被迫前去金营议和,三日后返回,金人要求索要大量金银,宋钦宗因此大肆搜刮开封城内财物,开封城被金军围困,城内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在少数。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宋钦宗被废,贬为庶人,七日,宋徽宗被迫前往金营,金朝另立张邦昌,建立一个名为“大楚”的傀儡政权。

徽钦二帝被金人掠到五国城,北宋后宫和大量官民女眷被抵押给金国,其中大部分被没入金国官妓院—洗衣院,史称靖康之耻或靖康之祸,宋徽宗被封为昏德公,宋钦宗被封为重昏侯,最后两人客死异乡五国城。

金国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济州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即位为宋高宗,于鸿庆宫谒太祖庙,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半年之后,为避金兵进攻,以巡幸为名,先后流亡至扬州、苏州、江宁府、越州、杭州等地,均以“行在”名之。

金朝也一路南扑,直逼杭州,宋高宗无路可逃,只得入海逃避,在温州沿海漂泊了四个月之久,由于南方天候潮湿,河道纵横,加上南宋军民的英勇抗战,金主帅完颜兀术决定撤兵北上,在北撤到镇江时,被宋将韩世忠断掉后路,结果被逼入黄天荡,宋军以八千人之兵力围困金兵十万,双方相持四十八日,最后金军用火攻才打开缺口,得以撤退,金军又在建康被岳飞打败,从此再不敢渡江。

建炎三年(1129年)七月,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临安府,实为“行在”。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