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开讲了
乔坚回过神来,这才发现扶着他的是李鹤。李鹤塞他一个饼子。乔坚吃了两口,还不觉得饿,甚至有一点恶心,将硬邦邦的饼子生生的咽下肚,好像一下子激活肠胃,饿的感觉猛地冒出来了。
乔坚三下五除二吃完了。觉得肚子打鼓,更饿了。
李鹤扶着乔坚去吃饭了。让他吃过之后,好好睡一觉再说其他的。
安排好这一切,李鹤心中暗道:“我也要行动起来了。”
他立即来找虞醒:“公子,我要走了。”
“李叔,你要走?”
“知道了舍利畏大师的故事,李某很感慨。”李鹤眼中有特殊的光,
“云南蛮夷之地,尚且有忠义之辈,我大宋岂无一二死节之人。我知道我没有料理民政的才能。但是这样的人在四川却是有的。”
“我在这里帮不上公子什么忙,我准备回四川,去给公子找人。”
“找人?”虞醒问道。
“敦州人才太缺乏了。能帮上公子你的,也只有乔坚一个人。”
“这是万万不够的。”
“公子说的对,欲破鞑子,必须得人,只有足够的人才,才能战胜鞑子。”
“天下最顶尖的人才,全部是宋人。”
“别的人,我或许不知道,但是四川有那些心向朝廷的人才,我还是知道的。我这就回去,将他们请过来。”
“可四川局面-----?”
在虞醒看来,四川局面可比云南更加艰难。
鞑子平云南,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打败舍利畏的义军,也是数年前的事情了。不管再严密的封锁与追捕,而今也会放松下来了。四川却不一样。
张珏之死,是几个月前的事情,四川军民的反抗,而今还没有画上血淋淋的句号。
蒙古人正崩紧了神经。
李鹤身为张珏身边的人,不是无名之辈。一定会被重点关注的。
李鹤打断了虞醒的话:“舍利畏不怕死,难道我怕吗?在我心中,我早就已经死在重庆了。”
“之前活着,是放不下小姐,照顾不好小姐,将来见了大帅,也不好说话。”
“而今小姐有你照顾,我也放心了。”
“其实我之前怀疑过公子,是否真的坚持反元,能不能真得为大帅报仇。”
“现在我相信公子是真心的与鞑子不共戴天。”
“至于其他的就不重要了。”
“我愿意,用我这条老命,为你增加一线可能。”
虞醒忽然想起了小时候背过的课文:“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忠志之士,忽然有了形象。
虞醒知道无法劝说李鹤:“那等一下云卿,让她来送送你。”
“不用了,她来了,是会哭的。”李鹤张张嘴,他其实想让虞醒与张云卿生一个孩子姓张,为张珏延续香火。但是这样的话,他说不出来。
虞醒也是名门之后,能力手腕一等一的。是他生平仅见的人物,年轻一辈更是没有能与虞醒相提并论的,不管是大宋的还是鞑子的。
他娶张云卿,张云卿都算不上下嫁,更与入赘一个字的关系都没有。
他怎么开这个口啊?
他暗道:“算了,还舜卿,让舜卿多生个儿子,过继给大帅吧。”
虞醒见李鹤欲言又止:“李叔,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张家没有男丁了,只有舜卿,而且我们这一行人,也就舜卿是读书人,大帅在的时候,说舜卿有将帅之才。希望公子,能够好好栽培。也好将张家传承下去。”
“我明白。”
李鹤说走就走,干脆利落。挥一挥衣袖,仅仅带走金银若干,一个人也没有带。他自己身手了得,真遇见事情,只要不是大队骑兵围在旷野之中,想留下他,可不容易。带了人反而不便。
只是钱是万万不能少的。
张云卿知道之后,果然哭了一场。但不用虞醒安慰,就很快收拾心情,努力做事。用张云卿自己的话说:“而今,哪里有许多哭的时间?”
“夫君,”张云卿说道,“乔长史,说他事务繁忙,实在是忙不过来了,州学的事情,就由我多担待。对于州学,你到底有什么想法,我好安排。”
广告位置下